千头椿生长健壮喜温暖气候及肥沃土壤
1.树种简介
千头椿树冠阔圆形,高3~4m,最高可达10m以上;树皮灰白色,平滑不裂,枝开展而密生;叶硬革质,矩圆形,顶端扩大并有3枚大尖的硬刺齿,中央一枚向背面弯,基部两侧各有1~2枚大刺齿,表面深绿而有光泽,背面淡绿色;聚伞花序,花小,黄绿色,簇生于2年生枝叶腋,花期4~5月;核果球形,鲜红色,10~11月果熟,经冬不凋。喜光,稍耐荫;千头椿喜温暖气候及肥沃、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微酸性土壤,耐寒性不强;对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;千头椿生长缓慢,萌蘖力强,耐千头椿修剪。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。
2.繁殖方法
主要有播种和扦插繁殖。
(1)千头椿播种繁殖 秋季10~11月果熟后采种,堆放后熟,待果肉软化后捣烂,取出种子低温层积至翌年春天3~4月播种。播种深度为2~3cm,条播行距为15~20cm,播后覆草,约20~25d即可发芽出土。出土后揭草搭荫棚,2~3年可移栽。
(2)千头椿扦插繁殖 在梅雨季节进行嫩枝扦插。选取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母株,剪取当年生枝条,截成10~12cm长的插穗。插穗下部带节或带踵,上部留2片1/2叶子,用浓度为50mg/L的萘乙酸水溶液浸下部10s,插入整好并消毒的苗床上,插入深度为插穗的1/2~2/3,并遮阴保湿。约30d开始形成愈伤组织,50d后开始生根。
3.整形千头椿修剪
一般不作千头椿修剪,如果千头椿修剪,可剪成单干圆头形或扁球形。枸骨萌发力强,通过多次摘心和千头椿修剪,使形成稠密的侧枝,然后对突出的侧枝进行短截,将整个千头椿树冠剪成圆头形或扁球形。6~7月和10月各作一次千头椿修剪,剪去枯枝、过密枝、萌发枝及徒长枝,过长的枝条要短截并随时摘去多余的芽,保持一定的观赏树形。
4.常规栽培管理
千头椿移栽可在春秋两季进行,而以春季较好,须带土球。枸骨须根稀少,操作时要特别防止散球,同时要适当剪去部分枝叶,以减少蒸腾,否则难以成活。